×
04
2025-09
铭记历史,守护和平——铭洋中科职工观九三阅兵有感
已被浏览 26
分享到:
       为深刻缅怀革命先烈、传承伟大抗战精神,进一步激发职工的爱国热情与责任担当,铭洋中科组织部分职工集中观看阅兵直播,共同见证这一庄严而震撼的历史时刻。   
      上午9时,铭洋中科会议室气氛庄重而热烈,同事们早早来到现场,端庄就座、精神饱满,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等待阅兵式开始。 观看过程中,大家始终保持专注,不时为阅兵方队的精彩表现而振奋,为祖国的强大实力而自豪。这场阅兵不仅是一场视觉盛宴,更是一堂生动的历史课。它让我们回想起八十多年前那段峥嵘岁月——3500 多万军民用生命书写的历史。

历史回响,铭记先烈 
      他们昂起头颅,迎风飘动着稀疏白发;他们敬起军礼,努力伸展着扭曲关节;他们换上军装,衣服覆盖着道道伤疤……虽然不再组织方队参阅,但当镜头扫过在天安门广场观礼的老兵们,我们依然充满敬意和震撼。纪念大会开始前,习近平总书记更是同抗战老战士老同志代表亲切握手,向他们表示了崇高敬意。他们是历史的亲历者,是活着的丰碑。他们的平均年龄已超过九十岁,但当他们在观礼台上抬起手臂庄严肃穆地敬礼时,时光仿佛回到了那个烽火连天的年代,我们仿佛看到了杨靖宇将军在冰天雪地中与敌周旋、至死不降的壮烈,想起了台儿庄战役中殊死奋战的将士,想到了南京大屠杀中遇难的30万同胞。历史不是冷冰冰的数字,而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和可歌可泣的故事。 
钢铁长城,和平盾牌 
     1949年10月1日,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告新中国的成立,随后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次阅兵仪式开启。  那时武器还靠收缴,“万国牌”的各式武器相继登场;那时火炮还需马拉,广场下留下一排马粪;那时飞机还很奢侈,“飞机不够就飞两遍”。那时虽然“窘迫”,但仍让人热血沸腾,因为它预示着一个全新时代的来临。 而今,九三阅兵场上,国产现役主战装备的浩浩荡荡,是当年的畅想并未落空的最好实证。受阅部队中,新型坦克、导弹、无人机、无人潜航器、反无人装备等国产主战装备占比超过80%,首次亮相的武器装备也占比很大:东风-5C液体洲际战略核导弹打击范围覆盖全球,歼-20S的入列将重塑空中竞争规则……我们并非只能靠“小米加步枪”守护家园,并非只能靠血肉之躯阻击敌人。每一件“大国重器”、“神兵利器”的出现,都是对“卡脖子”技术的重大突破,都是对先烈泣血期待的深情告慰。  是我国经济实力、科技实力、综合国力的大幅跃升,让我们当年许下的铮铮誓言,化为今日身上的巍巍铁甲!
珍爱和平,开创未来
     观看完九三阅兵,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,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和平,我们要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耕耘,用知识武装头脑,用行动为社会贡献力量,用智慧推动国家发展。在这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,我们每个人都是参与者和见证者。九三阅兵,如同一座灯塔,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,让我们在历史的坐标中,更加坚定地走向未来,为守护和平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!